乡建资讯

全国首个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来了


又一个全国首创,落地四川。

10月14日,由国家乡村振兴局、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共建的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宣布启动。多位与会人士指出,三方携手共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这在全国属于首创。

全国首创的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为何会落地四川?三方又将如何共建?

为何建?

国家有要求,四川有动力,农行有经验

全国首个乡村振兴金融示范区的建设,“三方共建”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为何要三方共建?在启动仪式上,多位负责人列出了三个关键词:国家有要求,四川有动力,农行有经验。国家有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多次发文,给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路线图”。在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蒋远胜看来,用好金融工具,不仅能为乡村振兴引入金融活水,还能推动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流向农村,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四川有动力。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2020年四川省第一产业增加值跃居全国第一,川茶、川菜、川果等享誉国内外。“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根本是产业振兴,而四川在乡村领域有非常丰富和深厚的产业生态。”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张晓玫认为,这些特色产业场景都是未来四川省建设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的关键优势和重要发力点。

农行有经验。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介绍,农业银行是金融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是唯一覆盖全国所有县域的金融机构。县域网点的完备,使农行具备提供更多低成本资金、更好服务的基础条件和能力。

怎么建?

聚焦重点,细化项目,完善机制

力争到2025年末,金融生态环境明显优化、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金融产品体系更加丰富、金融服务渠道持续拓宽、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形成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四川模式”——这是示范区建设给出的目标。如何建是关键。“应该突出重点,构筑一个体系。”蒋远胜表示,把四川省作为一个示范区来打造是大概念,但全省不同地方发展的需求差异较大,因此要有重点。方案确定了15个重点任务清单。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清单涵盖了普惠金融、产业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三农”金融等重点领域,其中在三农金融中,就将为涉农产业链提供集信贷、结算、发债、投资等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还划出了四大创新重点。研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产品,创新拓展抵质押物范围,着力构建数字人民币惠农场景,探索推出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四大创新重点

第一,在研发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产品方面进行创新。聚焦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提供收益相对较高的差异化存款产品,以及推出面向普通农户,兼顾“流动性、安全性、便捷性、收益性”的理财产品,使更多农民受益。

第二,在拓展抵质押物范围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将农民住房财产权(含宅基地使用权)、农业生产设施、圈舍等纳入抵质押品范围,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建设多元化农村资产抵押融资模式。创新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盘活农村动产资源,推广家畜、农用机具等动产抵押信贷业务,丰富农民融资渠道。

第三,在构建数字人民币惠农场景方面开展创新。搭建数字人民币服务体系,创新数字人民币发放惠农补贴的新型渠道,保障补贴资金精准高效划拨到户。聚焦县域普惠金融、政务服务、民生消费、教育卫生、公交出行等场景,鼓励涉农企业和农民开立数字钱包,提升农村支付环境质量

第四,在绿色低碳金融产品方面开展创新。立足四川乡村资源禀赋,创新农田节水、农村环境治理合同收益权以及基于碳汇数据的金融产品。研究设立涉农碳交易综合服务平台。创设绿色生态产业债券等新型工具,助力农业农村领域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这四个方面的创新,也是整个示范区建设的重中之重。”谷澍指出,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农行将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代农业、乡村建设、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发挥“试验田”和“先行区”作用。“重点突破不止在领域,更在区域。”蒋远胜就提出建议,以成都作为重点开展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在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等地方,创新新农村贷款,探索供应链金融。“相对而言,成都地区智能手机的普及度更高,可率先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农村金融产品结构。”重点突破需要政策支持。国家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提到,“示范区需要什么金融政策,就想方设法争取或创设什么政策,支持他们大胆突破、积极创新,打造农行助力乡村振兴的四川样板和典范。”在聚焦重点的同时,更要细化合作项目。在多位专家看来,要把三家协商确定的方案,转化为具体的实施项目,建立工作台账,细化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责任主体和时序进度,确保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完善合作机制亦十分重要。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汤继强建议,加快成立各级领导小组,确定示范市县名单,通过高层互访、部门会商、信息共享、定期督导、监测评价等方式,推动合作方案和任务清单落地见效。
友情链接: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 国家旅游局 | 浙江旅游局 | 浙江三农网 | 广东扶贫信息网

地址: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     浙江桐庐汇丰大厦27楼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勤建大厦18楼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未来石3号楼13层 

总机:86(0571)85069710  邮箱:checrc@163.com  邮编:310000  浙ICP备200174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22023309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