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37.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7亿,其中农业人口比例近30%,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日本资源比较贫乏,山地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耕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5%。日本农业是典型的小农制模式,户均耕地面积1.47公顷,农业经营以分散、细小的农户为单位。
日本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这得益于日本别具特色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日本农协的加快发展和有效运作。农协作为代表农民利益的流通中介,支撑着日本现代农业的发展。
日本农协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之一,即日本的农民合作组织,称为“农业协同组合”(即合作社),是依据日本1947年颁布实施的《农业协同组合法》而建立起来的既具有特殊性质的企业,又具有很浓的农村社区性质的农民合作组织。
它在日本建立起了庞大的网络,为农民在生产、销售、信贷、保险、教育、医疗、农村公共设施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和保障。
经营业务:全方位为农民服务
指导事业:即在农业教育、农业经营乃至于农村生活等方面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
经济事业:包括购买事业和贩卖事业,即生活生产资料的统一购买和农产品的统一销售,以及农村公共设施的设置等。
信用事业:通过农协信联和农林中央金库(以下简称农林中金)为农民提供金融信贷服务。
共济事业:即农业保险业务,为农民抵抗自然灾害等方面提供保险服务。
厚生事业:即为了保障会员的健康而开展的医疗保健服务。
利用事业:即公共设施服务,共同购置、建设仅靠社员个人难以购置、建设的设备和设施,以供农协社员共同使用,社员只需缴纳使用费。
其他事业:包括加工服务、旅游服务、农业经营受托事业服务、为农协会员代理农地的出售服务、平整住宅用地、建造和管理租借住宅服务。
农协功能强大
日本农业经济腾飞的原因离不开其农协的强大功能。
协会企业一体化
日本农协是企业。农协的经营管理等业务是依照企业(公司)经营的法律规范来进行的。农协采取参加者投资入股的方式集资,由股东投票产生董事会,再由董事会选择合适的人才经营具体业务,协同组织的职员由经理招聘,并在农协领取工资。
农协拥有自己的生产加工设备、储藏设施、运输、销售系统及其他有关设备、设施。它通过自己的经营活动来为社员(日本称组合员)提供服务。日本农协是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宗旨,农协“通过其从事的事业,为成员提供最大限度的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
在农协组织中,不管股金多少,都是一人一票,以人为基础加入农协,农协的盈余依照成员和农协的业务多少、规模大小,按比例返还给成员。
群众团体组合
农协它又是群众团体,是农民团体和合作社。它不仅代表农民利益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且对农民从各方面进行指导。因此日本农协不仅是个经济组织,还兼有协助政府贯彻农业政策和代表农民向政府建议的双重职能,因而具有“政治团体”性质。无论经济辐射力还是政治影响力,农协在日本农业与农村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它的双重特性,日本将农协确定为介于营利性工商企业和政府公益性事业之间的特殊法人,由农林水产省大臣和都道府县知事批准后注册登记。日本每个市町村都建有农协,并且全国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农户入社率接近100%,农协既全方位直接向全体农民服务,指导全体农民从事农业产业。
日本农协新的合作方式
提供信用业务的单位农协
日本农协是综合性农协,且是以信用为中心,建立在信用业务之上的综合农协。日本基层农协一般是以市町村等行政区域为单位组织起来的,也叫单位农协。
综合农协以本地区农户为服务对象综合开展服务工作,服务内容广泛,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指导、教育培训、农业信息、农产品加工、存储、销售,以及信贷、保险,还包括生活服务、医疗卫生保健等,该类农协代表日本农协,农协的综合信用业务,是日本农协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命脉。
专业农协则以从事同一专业生产的农户为服务对象,为专业农户提供生产资料采购、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一般不提供信贷、保险服务,也不提供生活服务和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等。
严密的全国性组织
在近百年实践中,日本农协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地方性组织和全国性组织在内的完整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农协组织系统,把农民全部纳入农协组织中来,不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和指导,还尝试包全所有人的生老病死,并把所有的农协组织连结在一起,从而在全国形成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覆盖了日本整个农村地区,日本农协拥有全日本第一大企业集团、第一大银行集团、第一大保险集团、第一大医疗集团和第一大供销集团。
同时也成为世界农业合作组织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围绕上述产业运营和服务,日本农协管理人员共有役、职员27.3万人,其中聘请的职员24.8万人,占役、职员总数的90.8%;役员2.5人,仅占役、职员总数的9.1%。
系统的合作金融体系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现已形成涵盖农户, 市、町、村, 县级及中央的农会组织架构, 因此也逐步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以合作制度为主导的农村金融体系。日本的农业金融体系并不是作为独立运行的系统, 其以独特的三级组织机构, 并以农协为载体, 以信农联为中枢机构, 组成其合作金融组织机构。
日本农协系统合作金融
农户自愿成为农民会员, 会员参股由市、町、村层面组成的基层农协, 基层农协为农户成员提供购销、信用、加工、商业、技术推广、文化和福利等在内的综合服务, 直接为农户办理存贷款、票据贴现和债务保证等信贷业务。
县级农业协同组合联合会连接基层农协与农林中央库, 起到扶持和指导基层农协资金运行及管理作用。
农林中央金库负责整个农协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资金融通, 但中央—县级—基层农协, 三者业务上是指导关系, 农户参股基层农协, 由基层农协作为统一主体参股县级农业协同组织, 三者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
目前日本农林金库已经转变为一家坚持国际化经营、全面参与市场竞争的大型商业银行, 成为日本国内信用评级最高的银行之一。
农协在农村治理上功不可没
此外,日本在农村治理的过程中,农协功不可没。
农协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 通过县级联合会及全国中央会的多层网络将全国农民联合成一个整体。农协不仅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予农民指导,也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同时又代表农民群体来争取政府的各项支持,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纽带。日本农协与行政系统形成了一种相互合作的模式,在日本农村治理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时,日本农村振兴战略里包含了相互扶助系统,强调集体主义,即在基层杜绝农民孤立的状态,号召农民融入集体,结成生产、生活、人际交往上的互助网络,在地区层面,促进农村与农村之间的横纵向联合发展。
来源:新农堂、神农岛等网络资料整理
地址: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 浙江桐庐汇丰大厦27楼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勤建大厦18楼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未来石3号楼13层
总机:86(0571)85069710 邮箱:checrc@163.com 邮编:310000 浙ICP备20017458号-1浙公网安备 330122023309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