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温岭调研时,对横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是一个改善人居环境的工程,一个推动鞋业转型的工程,一个解决城市内涝的工程,一个集约土地资源的工程,一个提升社会治理的工程”。
横峰街道位于浙江省台州温岭市中心区北侧,是市城区的北大门,区域经济优势明显;是全国鞋业名城,目前拥有制鞋企业3800多家,年产鞋类6亿双,被授予“中国鞋业名城·鞋材之乡”特色区域荣誉称号。但制鞋大多数为家庭生产、手工作坊的传统模式,街道规划布局紊乱、公共配套不足、安全隐患较大等问题突出。
西塘村整治前景象
为减少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增加流量土地,2017年温岭市决定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重大决策。
按照“一年全力拆迁、两年产业入园、三年基本建成”总体目标,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为基础,结合水利、生态、功能区等规划,大力度整理土地和河道,大步伐建设道路设施,规划设计产业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集聚区,全力推进土地整治、农房改造、园区建设、配套完善四大工程,为全省全域整治提供“横峰样板”。
整治前的房屋
温岭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梁勇强调,横峰街道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做到以下三个要点: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城整治的理念,打破村界,对横峰大道两侧22个村的农村居民点、产业平台、耕地等各类用地布局进行合理调整,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流动和利用最大化。
二是大力盘活存量。以整村拆建为抓手,将存量建设用地整合成块,通过集中建设高层安置小区、统一建设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实现指标总体平衡的同时,产生数量可观的流量建设用地,从而有力支撑城镇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强化政策激励。按照“政府得空间、群众得实惠”的思路,采取“套房+厂房”安置模式,真正让利于村、让利于民,从而赢得广大群众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高度支持。
横峰大道工程鸟瞰图
一、大破大立,构建活力和谐新家园
01 打破思维桎梏,重构居住空间
横峰街道打破传统村界限制,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组织实施,统筹整合横峰大道两侧22个村,土地总面积达13.83平方公里,涉及村民8390户、2.6万人。拟规划建设住宅安置区1200亩、工业安置区1100亩和道路配套设施1000亩。通过征迁拆违、老旧房屋拆除等方式,撬动了大量复垦指标,复垦产生的流量建设用地达到1300亩。
莞渭陈村、方家洋村全域整治一期住宅安置点施工现场
居住区全部按照城市小区标准进行安置,实现产、住分离,单个居住用地图斑从17亩增加到58亩。人均村庄建设用地从目前的86平方米下降到51平方米,村庄用地平均容积率由目前的0.72提高到2.65。16个村已完成签约,签约率近99%。
全域整治二期安置地块鸟瞰图
02 土地整合规划,优化城市格局
高标准推进横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连接城市新区和铁路新区两大重点平台,促进融合对接,加快城市北扩步伐。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增加规模,提高质量,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增加9.83公顷,增加比例达到32.49%。项目区永久基本农田平均质量等别保持不变、仍主要为7等,但其中水田比例将提高至77.5%以上,同时,平均坡度级别较现状有所下降。
二、勇立潮头,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01 建设实验园区,促进转型升级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为契机,以鞋业优化升级为牵引,开展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建设。将零散分布的工业用地全部往两条主要道路的工业产业平台集聚,统一建设标准厂房,预计容积率从0.8提升到2.0,提升幅度达150%以上,建筑体量达160万平方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达4640万元/公顷,拉动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
马鞍桥、后洋小微工业园已于去年竣工投产,下洋林、屯田、石刺头等小微工业园正在建设中。严格规范制定企业入园准则,开展企业绩效评估,以“亩均论英雄”推动资源向成长型、集约型、技术型企业倾斜,促进企业向园区集聚集约、优化升级,企业上规模。
全域整治一期产业园区鸟瞰图
02 打通路网脉络,注入强势动能
打通中华北路、川安路、田园路、环湖路和横峰大道“四纵一横”路网脉络,通过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市政养护等纳入主城区,拉近该区域与温岭城区的距离,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快推进迎宾大道——城西大道沿线开发,结合产业布局,推动中心城区北扩提质,着力打造以横峰为中心、以鞋业为支撑的城市次中心。
同时,针对目前横峰境内物流企业分散、规模小、位置欠合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等情况,规划在迎宾大道沿线,即横峰、泽国、铁路新区三地交界区域,择地建设集大数据中心、会展中心、大型物流园为一体的公路港,打造“物流+互联网+金融服务”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新生态。
三、综合整治,展现生态环境新风貌
01 水陆双向调整,资源互惠发展
横峰街道地处沉降地带,每逢雨季各村内涝严重。对此,在谋划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按照“防洪排涝不受影响,水域面积、蓄水量不减少”等原则,编制《温岭市全域改造产业升级实验区水域调整规划》。
整治后干净的路面、河道
通过拓展骨干河道、增设连接河道、集中布设调蓄水域、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方式,调整全域200条河流水系,新开挖水域面积10万平方米,保障整体区域的水域占补平衡,释放建设区域水利规划许可建设用地1197亩,最大限度地释放建设用地空间,实现河道水域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互惠双赢。经过整治,横峰街道整体地势抬高,面对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时,内涝的影响比往年明显降低。
志愿者开展河道垃圾清理行动
02 整合碎片土地,释放生态红利
自2018年以来,横峰街道通过推进19个村近10平方公里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碎片化的建设用地与零星耕地进行置换,推动农业区集中连片,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农业两区建设,形成七片耕地集中片区和九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
一期复垦中
项目区耕地集中连片程度达到56亩,水田占比增加到近90%,较现状增加5个百分点。今年,方家洋村132亩拆迁复垦后的土地首批种植的油菜花喜获丰收,亩均产量超过300斤。
高产粮油示范区油菜花海
高产粮油示范区油菜收割现场
下一步,横峰街道将重点做好建设用地复垦、用地报批等工作,确保各类建设项目早日实施。
来源:浙江自然资源、温岭广电新闻等
地址: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 浙江桐庐汇丰大厦27楼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勤建大厦18楼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未来石3号楼13层
总机:86(0571)85069710 邮箱:checrc@163.com 邮编:310000 浙ICP备20017458号-1浙公网安备 330122023309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