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南端,是嘉善接轨上海第一镇,区域面积28.7平方公里。在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上,大云镇曾经存在老资源分布散、自然村布局乱、新业态保障弱的短板。近年来,大云镇大力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治理,通过开垦耕地、推进农房集聚、实施建设用地复垦等,全面推进全域土地整治,探索形成“一保四化”整治模式,在保耕地、保生态的基础上,实现结构优化、资源节化双轮驱动,产业美化、红利转化同频共振,高质量完成2500亩样板区建设,念活了土地经。
优化乡村新空间 宜业宜居亦宜游
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大云镇坚持“永农不碰、总量控制、符合规划、空间优化”的指导思想,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再优化,耕地连片度和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一)规划与整治相结合,绘出新蓝图
选定“3+1”,即“曹家村、东云村、大云村、缪家村”4个村作为一个封闭圈,做好4个村的规划,并围绕全镇一二三产总体布局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村庄布点规划,重新洗牌,优化布局,充分发挥规划促进节约用地的龙头作用,最大限度促进存量土地挖潜盘活。
(二)拆旧与整治相结合,拆出新空间
划好拆旧圈,资源由“分散”转向“集中”。结合“三改一拆”“ 五水共治”“低小散”腾退工作,把分散于农村的角角落落,规模小、能耗大、效益低、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村级低小散企业列为拆旧对象。通过入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把没有保留价值、布点分散、公共服务配套资源缺乏、农民自愿搬迁的农居点作为拆旧区,把具有江南水乡特色、居住集中农居点列为保留、整治提升区。同时,将土地复垦、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沟、渠、路、林”等建设有机整合、一次规划,所有项目同步实施,优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空间布局。
整治前种植基地
整治前违章建筑
(三)建新与项目相结合,建出新业态
01 以规划为引领,分类精准落实建新地块
在工业平台北侧,适当优化布局建设集现代农业、休闲餐饮、研创中心、人才公寓等为一体“云谷”商务区,服务产业创新平台。旅游开发,一方面把指标用于旅游核心项目和新业态项目建设,另一方面,通过结余指标建设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做大旅游公共资产。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预留20%的复垦指标,用于一二三产业发展、小集镇基础设施和商住地块开发建设,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资金投入提供保障。
建新进行时
02 以共享为目标,全力保障农民安居乐业
坚持节约用地,建设整洁、有序、环境优美的新农村,同时启动位于集镇的位置优、环境美、配套齐全的公寓房安置小区建设,让农民享有更多的公共服务水平。
安置小区
(四)创新与实际相结合,创出新模式
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资源节化,实现产业美化、红利转化,形成了“一保四化”的嘉善模式,充分发挥了土地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主要成效
01 耕地保护更有力
大云镇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村用地存在碎片化、无序化、低效化的情况,逐步走上规模化道路。项目区内高标准农田由2232亩增加到6253亩,净增4021亩,增幅达180.2%;新增标准农田1445亩,总量达到18979亩;耕地质量等级从5.9提升到5.4,现状旱田规模从2140亩下降到148亩。
02 节约用地更科学
大云镇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直接产生建设用地流量空间1131亩,扣除农村新社区建设用地504亩后,净增建设用地流量空间627亩。
03 农田结构更优化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云镇500亩以上连片农田达到14片,其中千亩农田7片;耕地图斑数由1681个减少到1221个,净减460个。
缪家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04 产业发展更兴旺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云镇发挥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3个4A级景区集群优势,新引进了云端花事农业综合体,同步发展鲜花观赏、水果采摘等特色农旅业态。工业上,利用整治出的空间、土地打造的中德生态产业园等花园式园区,亩均税收超过25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超过19.5万元。
歌斐颂巧克力小镇
碧云花海农场
十里水乡
05 农民生活更加富裕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云镇农民土地流转费由整治前的1000元/亩提高到1500元/亩,旅游产业从业人数由整治前的1100人增加到整治后的1500人,工业企业新吸纳农民就业400余人,户籍农民工资性收入达到3.7万元。
大云镇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腾挪出发展空间、垦造出高标农田、整治出美丽环境,重塑生态空间、重构生产空间、重建生活空间,统筹聚合各类涉农项目和资金,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大云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展现出大云的产业美、生态美、人文美、和谐美和共享美,助推了大云乡村振兴。
来源:嘉善自然资源和规划、大云发布
地址: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 浙江桐庐汇丰大厦27楼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勤建大厦18楼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未来石3号楼13层
总机:86(0571)85069710 邮箱:checrc@163.com 邮编:310000 浙ICP备20017458号-1浙公网安备 330122023309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