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建资讯

从五彩田园到五彩玉林 ——广西玉林市书写“田园综合体”优秀答卷

2014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加快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决策。作为农业大市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的玉林市,从那时起,开始规划建设一个“大园子”,探索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相融合的新园区建设模式。园区位于玉东新区与北流市交界处的相对欠发达乡村,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涉及4个县(市、区)交界处的27个行政村、8万多人口。


这个大园子叫做“五彩田园”,设计者们将其解读为“现代特色农业出彩、新型城镇化出彩、农村综合改革出彩、农村生态环境出彩、农民幸福生活出彩”。


经过3年多时间的倾力打造,“有边界、无围墙”的五彩田园,立足于乡野自然景观,融入现代发展要素,实现了乡与城、农与工、传统与现代、生产与生活的结合融合,兑现了“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成为当地农民的五彩家园、投资者的创业佳园、外来客的观光乐园。可以说,玉林市交出了“田园综合体”的优秀答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指出,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广西乡村建设和现代特色农业,要走出一条产业强、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转型绿色崛起之路。五彩田园因地才、就地利、聚人和,让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不离乡土发展绿色特色农业,正是“美丽广西”建设的成功实践。


“岭南美玉,胜景如林”,得天独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宜农宜林的土壤,四季常青、百花争艳的绿色底板,加上勤劳的玉林人对耕地及秀美山川的精耕细作,使得玉林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粮袋子”“菜篮子”,也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桂圆之乡”“三黄鸡之乡”“沙田柚原产地”和“中国南方药都”。


2016年,玉林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3.6亿元,居全区第三位;用占广西5%的国土面积,生产了12%的粮食,贡献了10%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土地流转率55%,广西最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90元,排全区第一。


自治区党委常委、玉林市委书记莫恭明提出,资源与市情,决定了玉林市要选择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的特色发展路径,从而打响“五彩玉林、田园都市”品牌。五彩田园从山水田林路、一二三产、生产生活生态、创意科技人文等多个维度规划建设,丰富着“从五彩田园到五彩玉林的战略构想”。


五彩田园是安居乐业之所、共富共享之地,农民是主人,农业是主业,乡村是主体


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兼具底蕴深厚的文化符号:宋末古刹宝相寺、“中国南方第一关”天门关、西汉古城“马援营遗址”、“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明代古运河。而六个“神秘的大脚印”,穿镜山的湖光山色,则展示着喀斯特地貌的典型特征。


“不经意的讲究,低调的奢华。”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党委常委、区政府原常务副主席唐仁健,曾经如此评价五彩田园的美。原有村落的肌理文脉没有被破坏,乡村的骨架、农耕文明的灵魂还在,在此基础上,广西续写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的新篇章。


在52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与拓展区内,已建成农业种植科技示范园、农产品深加工园、农产品物流园、休闲农业观光园、辐射带动园等5个园区,成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标杆。更有隆平高科杂交稻示范基地、岭南农耕文化博览馆、荷之园、石斛龙园、南药园、中华鳖养殖示范基地、东盟土货电商集市、树棉基地、台湾农业园等几十个特色产业园,形成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的格局。


“五彩大田园-综合园区-特色产业园”,动静相宜、新旧结合的板块化和组团式布局,形成园中有园、内涵丰富、产业聚集、功能齐全的有机田园综合体。


隆平高科杂交稻示范基地占地600亩,包括种植区、育秧区与展示馆等,还承担援外培训中心与培训本地新型职业农民的功能。玉林市农科院院长古彪告诉记者:“田园里最平整肥沃的土地用来种植水稻,相对少见,说明主产业没有被忽视,饭碗没有丢掉,一定要负责任地让它发挥好示范推广作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玉林曾经掀起过“水稻高秆变矮秆革命”,“包选2号”统治了华南稻作区20年,总推广面积达5亿亩。现在隆平高科的“Y两优2号”,特别适应玉林的田土,创下亩产900公斤的奇迹。玉林也是广西第一个、全国第二个实现“吨粮田”的地级市。


山脚下,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为国内主体面积最大的农业嘉年华项目。依次进入瓜彩世界、农艺高科、神农草堂、玉蔬林风、蚕织天下、大漠风情、秘境寻踪、梦幻花海八大主题“鲜活展馆”,穿行展馆外围由花卉、翠竹与甘蔗护卫的“大糖胜世”走廊,观赏“荷兰大风车、法国埃菲尔铁塔形状”的智慧喷灌系统,每一馆、每一步,都令人流连忘返。


千万不要把这些展馆的名称当作噱头,集现代农业趣味性、知识性、科技性、参与性、创新性为一体的设计,高科技组合的现代农艺展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展示区的苗种与产品可以用来出售,自身具有一定的循环经营效益;旅游收入更高,平均每天接待游客上万人。


玉林市副市长邓长球认为,在田园综合体内,农民是主人,农业是主业,乡村是主体。五彩田园不仅留住了乡土美景,也留住了本土农民;不仅升华了美丽乡村,而且大大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指数。


40岁的邓森是茂林镇鹿塘村人,前些年在广东打工挣些辛苦钱。如今回到家乡,在五彩田园投资有限公司做项目联络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他说:“就在家门口上班,参与建设自己的美丽乡村,心里感觉踏实。”


2100多亩耕地、2500口人的鹿塘村,2014年成立了玉林市第一家土地股份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入股、托管、合作或租用等方式,将95%的耕地流转经营,彻底融入园区建设,大部分居民在社区内就业,2016年人均收入接近两万元。


五彩田园以特色农业为切入点,以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突出五彩田园产业、人居、生态、旅游复合功能。每一个项目既是产业经营项目,也是旅游景点,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园内共有农家乐126家,农家旅店58家。2016年,共接待游客730多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26亿元。


自2015年1月运营以来,五彩田园先后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农业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百佳田园生活小镇”等称号,2016年实现总产值200多亿元。共吸纳5000多名当地农民就业,辐射带动7300多名外来人员参与旅游接待、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产业,人均工资每月达2300元。核心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大大高于玉林市和广西平均收入水平。


温馨乐土,闲听鸟语蛙鸣;美好田园,细数落花流溪。夜晚,记者行走在并不算宽敞的园区道路上,月光仿佛把人带回孩童时代的纯静乡村,脚下又分明是一片“大、活、美、富”的热土。


五彩田园是怎样“炼”成的?靠“有形的手”扶上马,靠“无形的手”策马奔腾


2014年8月,五彩田园第一个核心项目——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展示馆奠基,俨然一个“高大上”项目,政府与企业联手、资金与科技融合的套路,初现端倪。


第一个项目落地的时候,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大干快上”。


玉林市委副书记李常官介绍说,在相邻区县之间的这块土地,本来还是相对荒凉,山多路远,采石场污染较重,“跟今天的五彩田园简直是两个样”。园区建设前,为了打通五彩田园到北流市的道路,李常官带几个人去摸情况,不到10公里的距离走了5个小时,中午在一位村支书家煮面条吃。


修路架桥,整治环境,强化基础设施,钱从哪里来?


玉林市委、市政府整合发改、农业、国土、环保、水利、林业、旅发等部门项目,从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综合改革等专项资金中,列出一定比例用于设立“五彩田园建设专项基金”,集中财力捆绑使用。3年多时间,共整合了109项、9.58亿元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园区,涉及乡村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科技推广、乡村风貌改造等方方面面。


建园以来,逐步对园区内影响生态环境的红砖厂、水泥厂、采石场等32家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改”,并实施矿山整治复绿工程;完成了核心区10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的绿化美化;建设了7个污水处理项目,生活污水处理率可达80%,生产污水处理率达100%;建成了30公里的园区主干道、30多公里绿道、70公里供水管网,电力、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


政府财力毕竟有限,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问题,需要寻找资金的源头活水,需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产业支撑,多元投入,多方受益”这样一套投入机制发挥作用。


“多元投入”重点有两招:一是撬动社会资金投入。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撬动各类经营主体及社会资金流向园区。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投入。加强银政企合作,设立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为入园企业争取银行贷款。以玉林交通旅游投资集团作为投融资主体,与银行合作成立发展基金等形式,融资达18亿元。


截至目前,园区已经落地建设一二三产项目86个,进驻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6个,市场主体投资总额达105多亿元,引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56项。


五彩田园灵活的奖励、补助机制还触动了回乡投资的热潮。坐落在园区中心的“石斛龙园”,由广西健宝石斛有限公司租下园内一处将近废弃的龙眼园投资建成。“土地租金900元一亩,政府给补贴一半,还给园区门口开了路。”谈起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董事长何忠海相当感激。


石斛龙园占地1200亩,以山地和原有生态林为依托,从事龙眼林下种植石斛“立体复合生产”,更有意思的是,园艺师运用独特的工艺让石斛苗寄生在龙眼树上,每一棵龙眼树的枝干上都长满了石斛。这个园区年产铁皮石斛20万公斤,龙眼产量可达50万公斤,石斛叶茶、石斛酒、石斛粉等加工品初具规模,年产值超亿元。


玉林市农委主任陈运桥认为,五彩田园能够做到不搞大拆大建,立足现有的资源禀赋进行升级改造;能够从统筹城乡发展入手,就地推进城镇化;关键还在于选择了一步“先手棋”,那就是进行土地确权。对包括土地、农房、山林、荒地、水域等在内的“六权”进行确权颁证,让资源变成了资产,放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及资产性收益。


现在,五彩田园核心区、拓展区11个村的“六权”确权登记颁证已全部完成。确权后,再采取“政府收储、二次流转”的模式,破解土地流转难题,从分散耕作到规模经营,土地从农户手中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核心区92%的水田、95%的坡地已经流转,流转面积两万多亩。


市政府安排2000亩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设施建设。对入园企业租用土地实行“三免两减”优惠政策。


突破镇村原有土地归属的局限之后,天宽地阔。入园企业流转使用土地,不再受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保底+分红”“土地流转租金+返聘务工”等多种模式,使农民实现了土地流转金、薪金、股金、房屋租金、养老保险金“五金”收入。开展跨村、跨组的合作农场试点,支持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房屋使用权等入股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创新以保价收购、利润分成、二次分红等多重分配方式,让更多农民受益。


五彩田园建园之初,侧重于统一管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的建设管理项目指挥部,统筹、协调、决策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原则性重大事项和问题。成立了五彩田园管理中心,具体负责或牵头协调属地政府落实园区相关的各项公共事务、社会事务;明确了由玉林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园区的规划、开发、建设、经营及管理,构建了“一个中心抓管理,一个公司抓运营”的工作格局。


李常官说,靠“有形的手”扶上马,理顺关系,构建机制;靠“无形的手”策马奔腾。政府逐步退出来、交给企业管理运行,玉林市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今后将是管理运营的“主角”。


每一个田园综合体,都是一个乡村有机体,五彩田园可复制、可推广,共创共建才能“美玉成林”


园区是固定的,产业却是流动的。五彩田园不仅仅是一个样板、模式,其创新理念与辐射力,成为带动周边区县发展的助力器。


五彩田园北端,蜿蜒流淌的会仙河,连接着玉东新区与北流市。在北流东郊六行村境内,荔乡缘荔枝产业(核心)示范区里,一团团、一簇簇茂密的荔枝树,宣告着刚丰收后的喜悦。示范区核心区3700亩,拓展区8000亩,辐射区1.2万亩,是鸡嘴荔的主要产区。北流市副市长高巍介绍说:“这一片山山岭岭,涵盖了6个行政村,以做强荔枝产业为推手,正着重打造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及休闲旅游综合体。”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北流市作为荔枝之乡、百香果之乡,以基地园区、加工企业“双轮驱动”,助推53万亩荔枝提档增效。广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每小时可加工7万多罐食品饮料,去年实现产值8亿元。


玉林市所辖7个县(市、区),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特色化、生态化、田园化的“六化”要求,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和乡村地域特色,向五彩田园看齐,着力提升示范区档次。其中容县沙田柚产业(核心)示范区、北流市会仙河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福绵区凤鸣八桂现代生态养殖示范区、陆川绿丰橘红产业(核心)示范区、兴业县凤鸣雅江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区等,都已颇具规模。


目前,玉林已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6个、市级示范区8个、县级示范区11个、乡级示范区11个,初步形成了五彩田园龙头引领、市级示范区示范带动、县乡级示范区补充支撑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格局。


兴业县凤鸣雅江生态种养(核心)示范区,总面积达4万亩,涵盖9个行政村。示范区以三黄鸡养殖为主,聚集了春茂集团等4家省级龙头企业,打造了“桂皇”“全上品”等农业知名品牌,建成了玉林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还在粉蕉的引种、矮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2016年园区总产值达50多亿元,已形成生态养殖、绿色果蔬、休闲农业、食品加工等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兴业县副县长罗昶笑称:“五彩田园排第一,我们打算先争第二。”


说到玉林的地标性农产品,不得不提到容县的沙田柚。“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当记者走进容县自良镇的沙田柚产业园区,看到漫山遍野的柚子树,巴掌大的沙田柚个个饱满地挂在树头,努力吸收着阳光等待成熟。


“把柚子翻过来,看看底部有没有什么特别?”玉林市农委总农艺师梁文立提示。原来在柚子底儿,有一圈凹进去的印记。“这是沙田柚天然的防伪标记,当地老百姓叫它‘金钱印’,有这个印记才是真正的沙田柚。”梁文立说。记者接连验证几个柚子,果然各个都有“金钱印”,手上沾着的柚子香也久久不散。


容县种植沙田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16年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超12亿元。容县副县长刘城亮说,容县农业真正抓住了绿色、特色“两彩”,就能够使乡村田园、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多姿多彩。


陆川县副县长吴祖强认为,“陆川橘红”的名气,不亚于“容县沙田柚”。


陆川绿丰橘红产业(核心)示范区核心区面积3430亩,位于马坡镇新山村的几面山上,带动辐射面积3万多亩。


园区内成立陆川县绿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贫困户聚集到园区产业链上,长期为村民提供200个左右就业岗位,月平均工资达2800元。另外接收小额扶贫信贷,将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每户可获得3000-4000元的固定分红。


2014年回乡创业的老板刘宁豪言要“建立全区最大的橘红种植基地,打造全区最大的橘红加工集散基地”,现已开发橘红酒、橘红饮料、橘红含片、橘红膏、橘红茶等系列产品。同时积极拓展橘红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农耕体验、餐饮文化等第三产业,规划打造“春夏有花、四季有果”的橘红风情小镇。


不远的将来,“陆川橘红”向人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复兴,还是共富共享的田园综合体。


把玉林市建成一个大田园,实现从五彩田园到五彩玉林的战略构想,需要持之以恒的创新实践


短短几年工夫,五彩田园不可能大功告成,仍在持续规划、建设、完善之中。田园综合体既是创新实践,更是未来蓝图。


新图纸上描画的内容,包括重点打造本草健康小镇、荷塘五彩小镇、种业小镇、云良运动小镇、矿山小镇等5个特色小镇;每个小镇2-5平方公里,可容纳3万-5万人安居就业。要在原有“5个园”的基础上,完善户外拓展培训体验片区、民俗文化体验区、露营森林探险体验区、休闲农业区、生态湿地区、乡村田园区等“6个片区”。


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推广复制“五彩田园”的模式,在玉林城区周边布局建设“五园”,即五彩花园、五彩果园、五彩菜园、五彩稻园、五彩药园。以五彩田园为中心,沿玉林市区、北流市、容县,构建绿色田园风景、生态景观带。


1.28万平方公里的全域辐射区,更像一张立体交织的五彩画卷,正在玉林大地徐徐展开。


“特色小镇+自然村落+产业园区+田园风情”,从试点先行、到以点带面,一个又一个新的田园综合体雏形,正在五彩田园周边“复制+粘贴”,从传统农业大市到现代农业强市的转变,玉林找到了新路。


玉林市市长苏海棠,自称出身“文字匠”。他激情描述英国作家霍华德《明日的田园都市》一书中的段落:“一座城市就像一棵花、一株草或一个动物,它应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而且发展的结果决不应该损害统一,而要使之更完整;决不应该损害和谐,而要使之更协调。”


苏海棠告诉记者,玉林市正在统筹实施大交通、大城市、大田园、大产业、大商贸“五大战略”。而归结到根本上,向“五彩玉林、田园都市”的建设目标持续加力,“把玉林市建成一个大田园”。


玉林市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南接北部湾,列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区位优越;崛起了玉柴机器、玉林制药、三环陶瓷、福绵服装、南方黑芝麻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经济基础扎实;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00多万海外华侨,经济活力涌动;兼有2000多年州郡史,历史古迹众多,文化血脉相传,古村落与新田园交相辉映。


原本多姿多彩的玉林,在新时期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升,并进而向城乡一体化、区域一盘棋推进。


玉林市农委经管站站长李文说:“玉林种养业发达,名特优农产品数不胜数,我们总是农村改革的试点或示范区。过去的现代农业或新农村示范区,存在规模小、布局散、产业关联性差、内生动力不强、辐射带动力弱等问题。”


以五彩田园为样板示范,玉林市抓住“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合理布局和建设园区,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提升产业集聚集群集成水平;同时把园区建设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力争打造一批百亿元、千亿元园区。


全市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块土地资源”,许多还在“沉睡”之中。还要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机制,通过深入推进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综合利用。


建设“五彩玉林大田园”,实际上是在区域横向拓展与产业纵深延展,“一横一纵”全面铺开。


以中药产业为例,玉林市发挥“南方药都”品牌效应,优化中药材产业链,中国南药园、玉林健康产业园、玉林制药、玉林中药港等为主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药材产业体系。


五彩田园内的中国南药园,以南药种植、科研、加工为主,占地1.5万亩,并与中药材物流园、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成为拉动玉林中医药产业的强力引擎,辐射带动全市种植中药材100万亩。创立于1956年“中华老字号”企业——广西玉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中成药和天然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业,是中国中药制药50强企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规划中的南药科普园,以中国南药植物的种植、展示和南药种源保护为特色,规划收集、保存3000种南药种质资源,并辅以科普交流、南药养生、中医药文化传播、休闲旅游等功能。项目用地面积约1300余亩,总投资5亿元。

友情链接: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研究中心 | 国家旅游局 | 浙江旅游局 | 浙江三农网 | 广东扶贫信息网

地址: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     浙江桐庐汇丰大厦27楼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勤建大厦18楼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未来石3号楼13层 

总机:86(0571)85069710  邮箱:checrc@163.com  邮编:310000  浙ICP备200174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2202330928号